2008年12月5日 | 日内瓦 -- 国际专家确定了三聚氰胺的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三聚氰胺是最近发生的受污染牛奶制品中涉及的化学品。这个每日可耐受摄入量是世界卫生组织针对这一问题本周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取得的结果。该每日可耐受摄入量低于一些国家食品安全当局以往所建议的三聚氰胺摄入量。
在世卫组织专家会议闭幕时,食品安全司长Jorgen Schlundt博士说:“我们期望这一标准能更好地指导各国当局保护公众的健康。”
世卫组织召集的国际专家没有就三聚氰胺设定“安全”标准,而是制定了一个“可耐受”标准。三聚氰胺是一种不应在食物中出现但有时又是不可避免的污染物。每日可耐受摄入量代表一个人每天可以摄入的食物中不可避免的污染物但又察觉不到健康风险的可耐受量。该每日可耐受摄入量旨在帮助各国当局在发现有意掺入的三聚氰胺时,制定以产品召回为目的的食品中安全限量。
三聚氰胺的每日可耐受摄入量定为0.2毫克/公斤体重。按此标准计算,一个体重为50公斤的人每天三聚氰胺的可耐受量为10毫克。
这个每日可耐受摄入量仅适用于三聚氰胺。氰尿酸的每日可耐受摄入量仍为1.5毫克/公斤体重。三聚氰胺和氰尿酸同时存在时似乎毒性更大,然而在同时接触两种物质的情况下,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对基于健康的指导值作出计算。
Schlundt博士补充说:“同时,许多国家使用的婴儿配方奶粉(百万分之一)和其他食品(百万分之2.5)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同这个每日可耐受摄入量相比,具有足够的安全度。”
此次审查三聚氰胺和氰尿酸毒性的世卫组织专家会议于2008年12月1-4日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有21名专家与会。
摘自: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08/pr48/zh/print.html
来源:卫生部